2020年12月,濟寧市小學語文優質課展評暨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培訓活動舉行,兗州區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語文教師張文珠經過激烈角逐,奪得泗水賽區第一名,為兗州區及東御橋小學教育集團爭得榮譽,提高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我之所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得益于我們教育集團領導的支持,得益于教育集團重視抓教研提質量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面對取得的優異成績,張老師難掩內心激動,在她看來,教師能夠出彩關鍵在于教育集團搭建的良好平臺,關鍵在于開展的各種高質量而又精彩的教研活動,推動了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建設。
營造濃厚教科研氛圍
“抓教學質量,就要重視教科研工作。教研活動有多精彩,教師就有多出彩。”2020年9月份以來,該教育集團領導一班人認為,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提升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重視教科研工作。開學之初,教育集團召開教學工作專題會議,成立了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總校長親自抓,校區校長具體抓,業務骨干為成員,研究制定了《集體備課工作方案》、《教研工作實施方案》,并迅速傳達到每一個教師。具體工作由教導處、教研室負責實施。按照學校工作方案,每一位教師都制定了學科教科研計劃和教學計劃,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日漸形成。
培養高質量教師隊伍
針對學校新教師、青年教師多的工作實際,該教育集團研究制定了《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方案》,在青年教師中開展崗前培訓,組織青年教師走進教室,先聽課再登講臺講課,并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新學期以來,該教育集團先后組織開展了教師示范課活動、學科組研討課活動、青年教師展示課活動等各類型的活動,這些活動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參加,而且要認真撰寫學習心得,并與老師們共同分享學習體會。同時,教育集團還利用釘釘直播,同步分享各種教研活動,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幫助他們成長,除了開展教研活動,我們學校還關注他們個人生活,在工作中給予更多人文關懷。”該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了解,在教師外出講課或參加教學研討時,該教育集團都會安排一到兩名教師陪同,協助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小意外,老師們感到了溫暖,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這些教研活動,在學校領導和教研組成員的支持和幫助下,我感到了我的進步和成長,也感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我不是孤軍奮戰,由此對教學工作,我充滿了信心,我愛學生,我愛我們的學校。”聊起教師專業化成長,一位青年教師由衷地說。
建立高效教師成長室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該教育集團牢固樹立“教學中心、質量核心”意識,強化教學管理,潛心教學研究,向課堂要質量,向教研要效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不斷探索新的教師培養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化成長,成立教師成長工作室,發展好每一位教師,培養好每一名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成長工作室凝聚團隊智慧,引領教師成長,這就需要精心打造科學化的管理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20年11月下旬,該教育集團領導帶領教導處、教研室負責人和部分業務骨干到濰坊高新區名校考察學習,充分借鑒名校教育教學管理,結合本校實際,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精準定位教師成長室,最終決定采用“1+6+X”金字塔發展模式:“1”指本工作室和主持人,負責工作室組織、策劃、推進;“6”指6個骨干教師共同承擔導師職責,負責學員跟崗培訓,達成預設培養目標。導師與學員雙向選擇,每個學員可以根據所在單位或所教年段、研究課題進行“雙導師”跟崗。根據需要,學員可以認一名外校導師,加強校際間交流,整體提升,求同存異,進而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在培養優秀教師成長上,學校邀請區教研室教研員現場指導、點評,再經過集體備課、研討、磨課、上課及評議課等環節,打造成精品課。通過這樣豐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動,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推動學校高質量向前發展。(通訊員 楊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