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石門山鎮朱家洼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少,村容村貌落后。在脫貧攻堅行動中,村里的道路、廣場、自來水等硬件設施逐漸配齊升級,村居環境依然處在臟亂差的狀態。
“這個地方原來是個大坑塘,里面荒草成堆,成了村民傾倒垃圾的垃圾場,生出蚊蠅威脅村民的健康,村里建得再好也不美觀呀。”順著村支書胡榮才手指的方向看去,是村里新建的文化廣場,平坦寬敞,健身器材齊全,很難讓人想象這里原來是個堆滿垃圾的大坑塘。
近兩年,為了整治村居環境,衛生創建成了朱家洼村的“重頭戲”。朱家洼村大大小小坑塘共計8處,村里成立了以支部書記胡榮才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愛國衛生領導小組,針對村里的殘垣斷壁、廢棄坑塘等衛生死角,組織人員,利用鏟車、挖掘機等設備進行集中攻堅清理。廢棄坑塘填平后被重新利用,村里修建了文化廣場,還幫兩戶貧困戶建起了新房。同時,由石門山鎮聘請的第三方海霖物業公司在朱家洼村里定點投放了多個垃圾桶,村民產生的垃圾由村收集、鎮清運,日常村里還配備了三名環衛工人,維護村里的環境衛生。朱家洼村每周還開展2至3輪的集中消殺活動,實現了全域消殺、全村覆蓋。
村里大環境逐漸變好,家庭小環境也得跟上。為了在朱家洼村里里外外進行一場徹底的“大掃除”,村兩委成立了志愿服務隊伍,定期上門幫助有困難的村民打掃衛生。同時嚴格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形成衛生評比機制,將清理情況納入年底“星級衛生示范戶”和“好婆婆好媳婦”評比中,每周評選出“講衛生達標戶”,激勵村民加入環境整治隊伍。在石門山鎮,像朱家洼村這樣的省定貧困村有10個,2020年,通過衛生創建,6個村已經創建成為省級衛生村,4個村創建成為市級衛生村,10個村莊的村容村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衛生是健康之基,健康是幸福之源,通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群眾創造健康優美的生活環境,只有環境衛生好了,脫貧質量才能更高。”曲阜市愛國衛生和健康促進中心主任鄧志強介紹道。近年來,曲阜市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圍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公共場所衛生整治行動、衛生消毒和除“四害”行動、農貿市場衛生整治行動及全民健康知識和文明衛生理念宣傳行動等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曲阜市愛國衛生和健康促進中心強化組織領導,制定創建標準,加強技術指導,重點對貧困村開展衛生創建工作,改善貧困群眾的生活環境。截至目前,全市184個村居創建成省級衛生村,294個村居創建成市級衛生村,尼山鎮等11個鎮街創建成為山東省衛生鎮。(記者 周慧迪 通訊員 王永良 張杰)